夜深人静,你躺在床上,不舍地盖上手机。合眼却满脑子都是过往人生的糗事。

扣子扣错却无人提醒、手机莫名变成公放、手滑对领导老师拍一拍……

我现在还记得幼儿园时对着老师叫“姥姥”的事。更尴尬的是那个老师还追着我问:“你是不是叫我姥姥了?”

这些黑历史盘踞在我们的头脑里,不时jump scare,糊我们一脸尴尬。

但你记得几件别人的糗事?

或许你说得出至亲好友的几件糗事,至于那些老同学、不熟的同事,或许连名字都记不清了。

聚光灯效应:我们高度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相信别人聚焦和分析我们。

但其实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只要你搞定了自己,那么这些黑历史就会从这世上被彻底抹除!

摆脱焦虑

没有人用放大镜盯着你!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咯吱窝下面长得那粒针尖儿大小的痣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

想象一下,你与好友相处时,是去品味美食、观赏影视、畅聊经历,还是和猴子一样扒开毛发寻摸3mm大的虱子?

你与普通同学同事的社交距离有多远,他们看到的是你的整个上半身,还是像祛痘贴一样趴在那颗痘痘上死也不松手?

当你在街道上行走,置身于高楼大厦之间,路人可能连你的手臂都看不清,何况几根汗毛?

好吧,我把聚光灯和摄影机都交给你,你也是自己的模特。别拿它拍胳肢窝了,去找美丽的景物,为自己拍张照片吧。

当你的焦距对准你的整个人时,你会看到一个完整和谐的自己;当你连同景物一起入镜时,你和它们的互动则让这张照片更加充满意趣。
当这个镜头囊括城市、地球、乃至宇宙的时候,你还会在意那颗痣吗?

焦虑锁死了你的视野,你只能在咯吱窝下的黑痣上跳舞。

练习1:

你一直焦虑的事情是什么:

将视野放大时,你想到了什么:

继续放大,你想到了什么:

将视野放大到荒诞的程度后呢:

现在你对这件事的感受是:

练习2:

从时间维度上看待现在的焦虑

发生了这件事,如面试失败

这件事在10分钟后有什么影响?你有什么感觉?

这件事在10周后有什么影响?你有什么感觉?

这件事在10年后有什么影响?你有什么感觉?

摆脱恐惧

Note

你是那个最在意自己的人,因此,你也最能影响自己。

具体的恐惧

我之前没有见过“广东双马尾”也就是南方的蟑螂。

这些小东西跟随快递来到我的眼前。

那么大!!!!

怎么会那么大!!!

航母停在我家门!!!!

广东双马尾据说会飞,还会冲着人飞!

我害怕它飞到我身上!更害怕它飞进我嘴里!!!

面对恐惧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将自己的感受详细地表达出来。

练习3:

问问自己:

我在害怕什么?【找出问题】

这种恐惧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外界还是内在?【区分恐惧】

蟑螂是一种有实体的、外界的恐惧来源,另一种抽象的、内在的恐惧如何应对呢?

抽象的恐惧-身份标签

我们身上挂着的标签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同。

许多女生很少在数理方面被鼓励和重视;肥胖人群更容易被认为存在道德缺陷,例如天性懒惰。

你身上的标签很可能也在限制你的行动。

“聪明”人怕犯错、“乖孩子”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普通人”就该老老实实挨一辈子。

“标签”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好消息是,你自己是最关注、最能影响自己的人。

为自己贴上正面标签

我知道,如果你一直都“平平无奇”,认为自己很糟糕,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成就,你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成功者”“我能做成任何事”听起来就像讽刺。

我们说不出口。

Important

你为自己准备的标签何须如此武断?
像对待你最爱的人,你最爱的小宠物一样,温柔的对待自己吧。
别对自己说那些你不会对他们说的话。

练习4:

试试这些句子:

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我能越来越擅长某件事。

我每天都在学着做某事。

我的行动会为我带来某种收获。

我对新事物的探索会为我带来成长。

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内心的负面声音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每天对自己说这些温暖的话,就可以替代你身上的负面标签,解除那些强加于你的恐惧。

本篇读书心得受启发于《高效能法则》《The Ultimate Anxiety Toolkit》zlibrary可下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留言和我聊天